附件
撫州市第十屆中小學教師“班班通”教學
資源應用成果展示活動方案
一、活動參加對象
“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”項目學校教師、具備“班班通”教學設施的學校教師。
二、活動學科設置
1.“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”項目學校教師:小學語文。
2.具備“班班通”教學設施的學校教師:小學數學、小學美術、初中數學、初中生物、高中歷史、高中化學。
三、活動形式
采用“無生模擬展示課”的形式。
四、活動具體要求
根據活動形式的不同制定具體的活動要求。
(一)“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”項目學校教師
1.各縣區在轄區內“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”項目學校教師中進行選拔并推薦1名教師參加市級活動,要求所有“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”項目學校均要組織教師參加。
2.參加活動的教師依據現行的課程標準和相應的教材,充分應用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“教學通”軟件和教材資源,選擇一個課時內容進行設計,限在15分鐘內,現場向評委及觀眾進行展示。
3.教師自帶教學資源及教案紙質稿(一式六份);
(二)具備“班班通”教學設施的學校教師
1. 報名
教師通過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活動欄目(act.jxeduyun.com)“江西省第十屆中小學教師“班班通”教學資源應用成果展示活動”報名,市電教館根據教師在活動平臺上的報名情況,對教師的身份進行審查確認,沒有通過審查的教師不能參加活動。
2. 上傳作品
教師在報名時需上傳一節15分鐘以內的無生模擬展示課視頻(格式為MP4)及相關課件、教學設計等(課題自定),作品上傳的同時進行公示,并接受網絡人氣投票。未按要求上報上述材料的教師取消參加市級活動資格,且不計入組織獎的評選。
3. 活動方式
各縣區及局屬學校根據活動所設學科分別選拔推薦1名教師參加市級活動。市電教館組織評委對各地推薦作品進行評選,分學科各推薦第一名教師參加省級活動。
教材指定使用人教課標版。
五、有關事項
請各縣區、局屬學校于9月5日前完成本轄區中小學教師“班班通”教學資源應用成果展示活動的選拔推薦工作。
各縣區(局屬學校)中小學校均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展示活動,擴大此項活動中小學校和教師的參與面,要求每個活動學段學科每個縣區均要組織教師參加,并做到校、縣(區)逐級選拔??h區選拔情況將納入組織獎的考核。
各縣區、局屬學校選拔后,將參加無生模擬展示課活動的教師通過活動平臺進行報送,同時將《評委推薦審批表》、《無生模擬展示課登記表(教學點)》、《無生模擬展示課登記表》、《推薦教師名單》、《教學點教師參加活動情況統計表》(見附表3、4、5、6、7)和各縣區、局屬學校組織活動工作小結(活動開展情況、活動時間、參與學校數、教師數等情況)紙質和電子文檔報市電教館。
被選出的教師參加省級活動的時間、地點待通知。
六、推薦省級評委
為確保被選出的教師參加省級活動公平、公正、公開,省級活動將會設現場評委和網絡評委,均由各縣區推薦。所有評委通過活動平臺進行網絡報名,并認真填寫活動平臺中評委推薦審批表(見附表3)的每項信息,經所在縣區審核后,于10月10日前上報市電教館。原則上不推薦電教系統的工作人員擔任評委;推薦的現場評委與現場參賽教師同一學段學科不能為同一單位;推薦的評委不能為本學段學科參賽教師的指導老師。
七、獎項設置
1.個人獎項設置:參加市級活動的選手評選出一、二等獎,按學段分學科設一等獎4個、二等獎7個。為獲獎教師和指導教師頒發證書,每位參賽選手限報一名指導教師。
2.根據活動開展的情況,評選集體組織獎三個,未按規定進行選拔和上報材料的,將取消最佳組織獎評選資格。
聯系方式:撫州市電教館綜合部
聯系人:甘紅霞
電話:0794—8229771
附表:1.無生模擬展示課評分標準
2.各縣區現場評委及網絡評委推薦名額表
3.評委推薦審批表
4.無生模擬展示課登記表(教學點)
5.無生模擬展示課登記表
6.推薦教師名單
7.教學點教師參加活動情況統計表
附表1
無生模擬展示課評分標準
授課人: 授課年級: 授課名稱:
項目 | 權重 | 評 價 標 準 | 得分 | 總計 |
教學目標 | 10分 | 1.教學目標明確、具體,符合新課標要求,體現素質教育精神; | ||
2.三維目標深廣度恰當,符合學生實際; | ||||
3. 重難點把握準確,解決得好。 | ||||
教學內容 | 10分 | 1.內容具有科學性、系統性,即內容正確,層次結構清楚,整體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;知識容量適度,并能抓住關鍵,突出重點; | ||
2. 重視學生能力培養,內容的選擇合理有效,滲透思想教育于學科教學之中,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、激發興趣、陶冶情操。 | ||||
教學方法 | 10分 | 1.符合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要求,并能啟發學生思維,調動學習的積極性;教法靈活、多樣、新穎、具有創新意識; | ||
2. 循序漸進地實施教學目標,創設的教學情境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 | ||||
教學能力 | 10分 | 1.指揮、調配得當,具有駕馭課堂的應變能力; | ||
2.傳授知識準確無誤,系統性強; | ||||
3.結構設計完整合理,層次清楚,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; | ||||
4. 基本功扎實,專業技能強,教態大方,親切而不拘謹。 | ||||
教學效果 | 10分 | 1.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,教學時間控制得當; | ||
2.學生基本理解、學會、掌握當堂知識技能,能達到教學目標; | ||||
3.能體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有效性、先進性,優化教學過程,提高課堂教學效率。 | ||||
“班班通”媒體設施及教學資源的應用 | 50分 | 1.媒體及教學資源的應用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,有利于解決重、難點; | ||
2.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需要,選擇恰當的媒體和資源,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,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,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,以“自主、探究、合作”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,促進教學的最優化; | ||||
3.媒體及教學資源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,激發學生學習興趣,有利于學生個性培養及心智技能、自學能力、觀察能力、操作能力、創新能力的提高; | ||||
4.媒體及教學資源的選擇科學、合理,與教學方法、教學內容密切結合,教學效果顯著; | ||||
5.設計的教學課件緊密結合教學,制作精美,格式規范。 |
附表2
各縣區現場評委推薦名額及學科分布
縣區 | 小學語文 | 小學數學 | 小學美術 | 初中數學 | 初中生物 | 高中歷史 | 高中化學 | 合計 |
臨川 | 1 | 1 | ||||||
東鄉 | ||||||||
崇仁 | ||||||||
宜黃 | ||||||||
樂安 | ||||||||
南城 | ||||||||
南豐 | ||||||||
廣昌 | ||||||||
黎川 | ||||||||
金溪 | ||||||||
資溪 | ||||||||
撫一中 | ||||||||
臨一中 | 1 | 1 | ||||||
臨二中 | 1 | 1 | ||||||
市實驗學校 | ||||||||
市金巢學校 | ||||||||
1 | 0 | 0 | 0 | 1 | 0 | 1 | 3 |
注:各縣區按以上指定的學科推薦現場評委。
附表2
各縣區網絡評委推薦名額及學科分布
縣區 | 小學語文 | 小學數學 | 小學美術 | 初中數學 | 初中生物 | 高中歷史 | 高中化學 | 合計 |
臨川 | 1 | 1 | 1 | 1 | 4 | |||
東鄉 | 1 | 1 | 2 | |||||
崇仁 | 1 | 1 | 2 | |||||
宜黃 | 1 | 1 | ||||||
樂安 | 1 | 1 | ||||||
南城 | 1 | 1 | 2 | |||||
南豐 | 1 | 1 | 2 | |||||
廣昌 | 1 | 1 | ||||||
黎川 | 1 | 1 | ||||||
金溪 | 1 | 1 | ||||||
資溪 | 1 | 1 | ||||||
撫一中 | 1 | 1 | ||||||
臨一中 | 0 | |||||||
臨二中 | 0 | |||||||
市實驗學校 | 1 | 1 | ||||||
市金巢學校 | 1 | 1 | ||||||
3 | 3 | 3 | 3 | 3 | 3 | 3 | 21 |
注:各縣區按以上指定的學科推薦網絡評委。
附表3
評委推薦審批表
評委類別 | □現場評委 | 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賬號 | 1寸彩色免冠 照片 | ||||||
姓 名 | 性 別 | ||||||||
出生年月 | 學 歷 | ||||||||
職 稱 | 職 務 | ||||||||
工作單位 | 任教學段學科 | ||||||||
聯系地址 | 郵 編 | ||||||||
單位電話 | 家庭電話 | 手 機 | |||||||
電子信箱 | |||||||||
主要工作經歷及業務成績(可自行加頁):
| |||||||||
所在學校意見 | 縣區推薦意見 | 撫州市電教館審批意見 | |||||||
(蓋章) 年 月 日 | (蓋章) 年 月 日 | (蓋章) 年 月 日 |
評委推薦條件:1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,愛崗敬業,為人師表,師德高尚,教育觀念先進。
2、對所任教學科有較系統的、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,精通業務、治學嚴謹,具有改革創新精神。
3、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五年以上,最好為特級教師或學科帶頭人(特殊項目可適當放寬條件);網絡評委最好為縣級以上骨干教師。
4、中小學教師近三年需一直從事一線教學,熟悉所任教學段、學科教材;各級教育部門的教育管理人員和教研人員需具有一線教學經驗。
附表4
無生模擬展示課登記表(教學點)
縣區(蓋章)
課題名稱 | 作者照片 (1寸彩色免冠) | ||||||||
學科 | 小學數學 | 教材版本 | |||||||
年級 | 冊別 | □上 □下 | |||||||
章節 | |||||||||
教師姓名 | 性別 | 出生年月 | 單 位 | 聯系電話 | |||||
聯系地址 | 郵政編碼 | ||||||||
指導教師姓名 | 指導教師單位 |
我(們)同意江西省電化教育館合理使用我(們)的作品,并將我(們)的作品整理、加工、制作、編輯成冊,供廣大中小學教師交流學習。
教師簽名:
年 月 日
附表5 無生模擬展示課登記表
縣區(蓋章)
網上上傳課題名稱 | 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賬號 | 作者照片 (1寸彩色免冠) | ||||||||
學科 | ||||||||||